C.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合理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
  D.先输注血浆补充血容量,再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
  E.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三者合理搭配输注
  答案:C
  【真题】11.迅速出血后出现休克症状。表明至少已丢失全身总血量的  
  A.10%     B.15%     C.20%     D.25%     E.30%  
  答案:C
  2003年考题
  ·男,52岁,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不全梗阻入院施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出血约600ml,心率9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1/8.0kpa(98/60mmHg),血红蛋白105g/L。在输血问题上,正确做法是( )
  A.输注晶体液补充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
  B.输全血600ml补充丢失的失血量
  C.输血浆和红细胞各300ml代替丢失的全血
  D.输红细胞悬液600ml,不必输注全血
  E.输血浆600ml补充血容量,不必输注红细胞
  答案:A
  急性贫血输血的适应症
  不主张血浆补充血容量——未灭活,增加传染病危险
  晶体液、人造胶体液和白蛋白则比较安全
  简单总结一下
  ·Hb大于100g/L,不输血
  ·Hb小于100g/L,大于70g/L,看情况(是否缺氧)
  ·Hb小于 70g/L,输血
  (二)慢性贫血
  ·针对病因治疗,不轻易输血
  ·患者已通过代偿能够耐受Hb的减低
  ·Hb减低不是输血的最好指标,以症状为主
  无明显症状暂不输血
  ·血容量一般正常,有输血指征则输红细胞
  因为全血中的血浆有扩容作用→循环超负荷
  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指征
  ·Hb小于60g/L伴有明显贫血症状者
  ·贫血严重,虽无症状,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选择何种红细胞制品要根据病情决定
  (三)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
  ·血小板生成减少—输注血小板的主要适应症 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或放射治疗后引起的骨髓衰竭
  ·先天性或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计数正常,但血小板有质的改变,血小板稀释性减少—大量输注红细胞或保存全血引起的
  (四)凝血异常
  ·先天性凝血异常—血友病最为多见,先天性缺乏因子Ⅷ,用冷沉淀或因子Ⅷ浓缩剂治疗
  ·获得性凝血异常—其他基础疾病的并发症,如肝功能衰竭引起的出血
  ·大量输血也会伴发凝血功能障碍
  获得性凝血异常和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适合应用新鲜冰冻血浆(FFP)治疗。对有纤维蛋白原减少者,可输注冷沉淀或纤维蛋白原浓缩剂
  (五)严重感染或低蛋白血症
  ·抗生素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免疫球蛋白
  ·低蛋白血症——白蛋白
  ·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并发的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不轻易输注浓缩白细胞
  ·全血、血浆或白蛋白均无营养补给意义。异体蛋白质先分解成氨基酸之后参与蛋白质合成,而血浆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0天,所含氨基酸释放缓慢,必需氨基酸中的色氨酸及亮氨酸含量较低
  ·输全血不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单个供者的全血中所含抗体种类少,含量低
  自身输血: 最能减少输血的并发症且无传染疾病危险,方法如下
  ·预存自身输血
  ·自身稀释法输血
  ·手术中血液回收
  ·术后引流血液回输
  【真题】4.最能减少输血的并发症且无传染疾病危险的是  
  A.输新鲜血  
  B.输新鲜冰冻血浆  
  C.输浓缩红细胞  
  D.输白蛋白制剂  
  E.自体输血  
  答案:E
  二、成分输血
  (一)成分输血的优点:
  ·制品容量小,有效成分高,治疗效果好
  ·使用较安全,减少输血传播传染病的发生,不良反应少
  ·保存、使用方便
  ·综合利用,节约血资源
  【真题】22.关于成分输血的描述,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