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
  15.血型不合输血后,病人出现严重溶血反应,实验室检查的重要依据是  
  A.含铁血黄素尿  
  B.血尿  
  C.血红蛋白尿  
  D.网织红细胞增高  
  E.尿胆原(+)
  答案:C
  【真题】8.男,32岁,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输血,当输入红细胞悬液约200 ml时,突然畏寒,发热,呕吐一次,尿呈酱油样,血压75/45 mmHg(10.0/6.0kPa)。该患者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种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  
  A.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B.溶血性输血反应  
  C.过敏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循环超负荷  
  答案:B  
  试题点评:据输血后畏寒、发热,血压下降初步考虑为溶血反应,尿液呈酱油样,考虑血红蛋白尿,可进一步诊断。
  【真题】19.输血引起的急性溶血的特异性表现  
  A.尿呈深黄色,尿胆原阳性  
  B.尿呈酱油色,尿胆原阳性  
  C.尿呈深黄色,尿胆原阴性  
  D.尿呈酱油色,尿胆原阴性  
  E.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高并出现幼稚红细胞
  答案:B
  【真题】1.麻醉中手术病人发生溶血的最早征象是
  A.呼吸困难  
  B.寒战、高热、头痛  
  C.心前区压迫感和腰背酸痛  
  D.血红蛋白尿  
  E.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答案:E
  2.麻醉中的手术病人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即出现手术区渗血和低血压,应考虑
  A.出血倾向
  B.变态反应
  C.过敏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溶血反应
  答案;E
  (三)过敏反应:与输入血液质量有关的早期输血反应之一。
  1.轻度反应发生率1%~3%,严重过敏反应少见,为1/2万~4.7万单位血
  2.临床表现
  轻度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荨麻疹,严重时可出现出汗、皮肤潮红、胸骨后痛、血压下降、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休克,有的可出现发冷、发热
  3.过敏反应—发生机制
  血浆蛋白和受血者体内的相应IgA抗体反应而致。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的血浆蛋白为IgA。当IgA缺乏者(或IgA亚型缺乏)输入含IgA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会导致致敏产生相应抗体,再次输入含IgA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其他可引起过敏反应的蛋白质包括免疫球蛋白多聚体,外源性特应性 变应原(如花粉、牛奶、鸡蛋等)。当输入含这些过敏原的血液时少数受血者会发生过敏反应
  4.过敏反应—治疗和预防
  ·应停止输注。需要时使用抗组胺药、肾上腺素,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应使用氢化可的松,必要时插管、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通畅。
  ·对IgA或其亚型缺乏者需输血时,应输注从IgA缺乏者采集的血液,亦可输注经专门处理去除IgA的血液制品,如洗涤红细胞,去除IgA的血浆蛋白制品。对既往有输血过敏史患者,可在输血前给予抗组胺药物以预防和减轻过敏反应
  (四)细菌污染反应
  1.污染细菌的血液输入引起的输血反应。污染血液的细菌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采血穿刺时皮肤消毒后仍残留细菌的皮肤碎片随血流进入血袋;二是献血时献血者处于菌血状态
  2.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发冷、发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腹泻、低血压、休克、DIC,可导致患者死亡
  3.治疗:抗生素,激素、抗休克及对症治疗
  4.预防
  ·排除可能处于菌血状态的人献血
  ·严格实施无菌操作
  ·应加强血库管理,发血和输注前注意检查血制品有无显示细菌污染的变化
  5.女,48岁,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输血150ml后,出现寒战,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继续输血,半小时后,体温39.7℃,血压70/60mmHg,脉搏160次/分,发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可能原因
  A.输血后出血倾向
  B.发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