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突触前抑制通过轴-轴突触的活动是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突触后膜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
  7.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A.投射至皮层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关系
  B.投射至皮层,产生特定感觉
  C.投射至皮层广泛区域,提高皮层的兴奋性
  D.被切断时,动物保持清醒状态
  E.受刺激时,动物处于昏睡状态
  答案:C
  解析:非特异投射系统在髓板内核群换元,再经多次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作用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通过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8.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震颤麻痹是由于
  A.前庭小脑神经元病变所致 
  B.红核神经元病变所致
  C.纹状体神经元病变所致   
  D.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E.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答案:D
  9.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答案:C
  10.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引起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是(2002)
  A.兴奋传到神经末梢         
  B.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
  C.Ca2+进入突触前末梢     
  D.前膜内轴浆粘度的高低
  E.前膜内侧负电位的大小
  答案:C(2002)
  解析:经典突触传递过程  兴奋传到神经末梢→前膜去极化→前膜Ca2+通道开放→Ca2+入突触前膜→由于Ca2+作用,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后电位
  11.正常人白天工作时出现的脑电波应为(2002)
  A.α波 
  B.β波
  C.γ波 
  D.δ波
  E.θ波
  答案:B(2002)
  12.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2002,2005)
  A.咀嚼、吞咽食物引起胃液分泌 
  B.异物接触眼球引起眼睑闭合
  C.扣击股四头肌腱引起小腿前伸 
  D.强光刺激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
  E.闻到食物香味引起唾液分泌
  答案:E(2002,2005)
  13.实现下丘脑与神经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依靠(2002,2005)
  A.垂体门脉系统  
  B.下丘脑促垂体区
  C.下丘脑-垂体束 
  D.正中隆起
  E.下丘脑调节肽
  答案:C(2002,2005)
  14.快速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是使(2005)
  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 
  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抑制
  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兴奋 
  D.其他关节的肌肉也收缩
  E.伸肌和屈肌同时收缩
  答案:A(2005)
  15.抑制性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是(2004)
  A.Na+内流 
  B.K+内流
  C.Ca2+内流 
  D.Cl-内流
  E. K+外流
  答案:D(2004)
  解析: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Cl-(主)、K+通道开放,Cl-内流(主)内流、K+外流,突触后膜发生超级化。
  16.去甲肾上腺素激活α受体后引起舒张效应的部位是(2004)
  A.冠状血管 
  B.皮肤粘膜血管
  C.脑血管  
  D.小肠平滑肌
  E.竖毛肌
  答案:D(2004)
  17.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2004)
  A.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 
  B.通过丘脑特异投射而发挥作用的系统
  C.单突触接替的系统           
  D.阻止巴比妥类药物发挥作用的系统
  E.与感觉无关的中枢神经系统
  答案:A(2004)
  18.运动神经切断后所支配的肌肉萎缩,是因为失去神经的(2001)
  A.传导作用
  B.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