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呼吸频率加快
  B.呼吸幅度减小
  C.吸气时相缩短
  D.呼吸变深变慢
  E.呼吸节律不变
  答案:D
  解析:迷走神经对呼吸的作用是抑制吸气,所以切断切断兔颈部的双侧迷走神经,吸气时间延长。
  4.肺通气的原动力是(2001, 2002,2005)
  A.胸内压的变化
  B.肺主动舒缩
  C.外界环境与肺内压力差
  D.呼吸肌的舒缩
  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答案:D(2001, 2002,2005)
  解析: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原动力是呼吸肌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
  5.支气管哮喘病人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其原因是(2001)
  A.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
  B.吸气时肺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肺弹性阻力增大
  C.吸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增大
  D.吸气时气道阻力减小,呼气时气道阻力增大
  E.吸气时胸内负压减小,呼气时胸内负压增大
  答案:D(2001)
  解析:非弹性阻力主要指气道阻力,气道阻力与气道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影响气道半径的因素有跨壁压、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神经调节、化学因素影响。吸气时→气道口径↑;呼气时相反
  6.血中PCO2升高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主要是因为(2002)
  A.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E.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答案:B(2002)
  解析:PCO2升高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为主)兴奋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通气量增加,
  7.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2002)
  A.气体的溶解度
  B.气体的分压差
  C.肺泡膜的通透性
  D.气体分子量的大小
  E.肺泡膜的面积
  答案:B(2002)
  8.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2003)
  A.静脉血液
  B.毛细血管血液
  C.动脉血液
  D.组织液
  E.细胞内液
  答案:E(2003)
  解析:气体总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扩散。
  1、体内CO2是由细胞通过代谢活动产生的。CO2和O2一样是脂溶性的,通过简单扩散方式穿过细胞膜进入到组织液中,再由组织液中进入血液循环。
  2、气体的分压差是气体扩散的动力。分压(partial pressure)是指在混合气体中每种气体分子运动所生生的压力。气体在两个区域之间的分压差越大,驱动气体扩散的力越强,扩散速率越高;反之,分压差小则扩散速率小。当因气体医学教育网原创扩散而使两个区域分压相等而达到动态平衡时,气体的净移动为零。
  9.呼吸频率加倍,潮气量减半时,将使(2004)
  A.每分通气量增加
  B.每分通气量减少
  C.肺泡通气量增加
  D.肺泡通气量减少
  E.肺泡通气量不变
  答案:D(2004)
  解析:浅而快的呼吸使肺泡通气量减少,不利于肺部气体交换;深而慢的呼吸使肺泡通气量增加,有利于肺部的气体交换。
  10.缺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原因是(2001,2005)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D.刺激呼吸肌
  E.通过肺牵张反射
  答案:C(2001,2005)
  解析:PO2降低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使通气量增加,PO2降低对中枢化学感受器无作用。
  11.体内氧分压最高的部位是(2001)
  A.动脉血
  B.静脉血
  C.组织液
  D.淋巴液
  E.肺泡气
  答案:E(2001)
  (12~13题共用题干)(2002,2005)
  A.肺活量
  B.时间肺活量
  C.每分通气量
  D.肺总量
  E.肺泡通气量
  12.能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通气量为
  答案:E(2002,2005)